由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参演的歌剧《有爱才有家》,目前已经是全国最优秀的展演剧目之一,每每看过之后,总是会感人泪下。但是你知道它背后有什么秘密,你却不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她为一所镇福利院殚精竭虑二十余载,养猪、种菜、照顾老小病残一刻不停息,可她却积劳成疾,62 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就是" 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湖北省公安县麻豪口镇福利院原院长刘德芬。
由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参演的,以刘德芬的先进事迹为原型创作的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作为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参演剧目之一,不久前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演出获得了广泛关注,好评如潮。除了这次进京演出,剧组还在今年 1 月应邀参加了常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之后又在全国多地展演。
上图为:《有爱才有家》剧照
艺术学院 14 级本科生张泽远和经济与管理学院 18 级硕士研究生杨赛凡都是男主角杨帆的饰演者。
为了更好地塑造这一角色,张泽远特地去看了很多以前演出的视频,还查阅了大量关于福利院的资料,读一遍台词可能无法理解世上怎么还会有这种事情,但反反复复地读下去,就会懂得杨帆为什么如此牵挂福利院的老人小孩。
" 只有自己对这方面加深了解,才能在演出时将自己融入进去。"
而作为非艺术专业演员的杨赛凡,他所需要提升的不仅仅是如何融入角色,还有演技方面的功夫。为了练好每一个唱段,除了在每周上声乐课之外,他还会加班加点练习。
刚开始排戏的时候," 脚步是软的,连路都不会走 ",为此他要求自己每天走 1 个多小时的圆场。通过日复一日不断地练习,杨赛凡和张泽远一起极力地将一个贴近真实的护工角色呈现在观众面前。
上图为:排练中的师生
和他俩一样,剧组里大部分演员都是武大的在校大学生,而且不乏 18 级的新生,大家的演出经历都比较少,想要把这部剧中质朴而伟大的人物把握好,传递出大爱和真情,绝非易事。
特别是这次进京展演,从 9 月底接到任务,到 10 月 31 日正式演出,期间只有短短一个月的筹备时间。原本国庆有回家或外出计划的同学们纷纷把票退了,默默留下排练。
整个小长假,他们都是上午八点集合,一直练到下午五点,一天也没有休息。
说起最难忘的一件事,大家的思绪都回到了今年 1 月。当时,剧组乘高铁一同前往常州演出,结果遭遇了大雪,原本 3、4 个小时的行程足足走了 13 个小时。
他们又冷又饿,把高铁上能吃的能喝的都买光了,直到凌晨才到达目的地。第二天一早,所有人又打起精神,投入到紧张的排练当中。
其实上台演出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学生的专业所学,提升学生的能力才是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组织学生排练参演的期望。
歌剧的女主角,也就是刘德芬一角由武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刘丹丽饰演。她不仅要作为演员上台演出,还要和剧组的其他老师们一起,利用课余的每一分每一秒指导同学们排练,其工作量不言而喻。
上图为:刘丹丽正在指导同学们排练。
长时间的透支工作导致刘丹丽在一次演出前发起了高烧,但是她没有选择让别人顶替,而是坚持上台表演。
作为女主角,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刘丹丽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她的唱段难度又特别大,整个剧组都忍不住替她捏了一把汗。
当她唱完最后一句,完美落幕时,后台所有人不约而同地为她鼓起了掌,不少小演员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 戏大于天 ",这是那场演出结束后,刘丹丽上台谢幕时留下的四个字。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网友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