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入梅以后,武汉的天气可以说是一直非常的阴沉还伴有非常大的暴雨降临,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之处,更是因为暴雨导致了非常多的气象灾害,近日武汉市气象部门发布气象灾害预报提醒各位市民进行预防。
报告称,根据近十年气候资料统计,武汉市夏季发生最多的气象灾害是高温,发生概率达25.4%,其次是雷电,发生概率为18.3%,大风、暴雨的概率分别为4.6%和3.6%。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6~8月)全市总降雨量为580~650毫米,较常年偏多一二成。6月8日武汉市入梅,比常年平均时间提前10天,7月中旬前期出梅,今年主要特征为:入梅偏早、出梅正常、梅雨期偏长,降水总体偏多、过程频繁、分布不均,夜间强度大,强对流天气多发;梅雨期总雨量400~420毫米,较常年略偏多,有阶段性强降水发生。
出梅后有阶段性晴热高温天气,高温日数接近常年,极端最高气温38℃~39℃。
今年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区域性暴雨洪水重于常年。
6月29日,武汉市相继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和城市排渍Ⅲ级应急响应,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其中,城区内涝防范、中小河流与水库安全度汛、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是我市防汛工作的重点。
根据多年实践,大汛之后往往伴随大旱,武汉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旱涝急转、旱涝并存现象仍有可能发生,防汛和抗旱工作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受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武汉市第三季度地质灾害风险较第二季度明显增加。
强降雨容易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同时受长江水位变幅影响,全市地下水位将产生较大波动,加上武汉市复工复产工作全面推进,各类建设工程施工活动也逐步增加,尤其是边坡工程、桩基工程、地铁施工、地下空间开发等对地质环境影响增大,可能会诱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第三季度,持续强降雨容易造成农田渍涝,高温高湿天气会增加农作物病虫灾害发生量。
武汉市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棉花等。其中,玉米病虫害容易引发草地贪夜蛾和玉米锈病;水稻病虫害容易引发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棉花病虫害容易引发棉铃虫、烟粉虱、红蜘蛛和枯黄萎病。
报告认为,通过分析近年武汉及邻区地震资料,尚未发现有价值的地震前兆异常现象。
数据显示,这场雨属暴雨级别,局部为大暴雨。其中汉口地区62.6-75.8毫米,汉阳地区60.1-91毫米,武昌地区58.7-99.9毫米;黄陂区木兰天池站最大降雨量达到113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55.6毫米,出现在黄陂区木兰天池站的12时至13时。
相较于上一轮降雨,不少“上班族”表示,雨势虽不小,但渍水点明显减少,水退时间也更为迅速,上下班出行基本无阻碍。
转载自长江网
小编点评:以上为武汉市近期需要的注意气象自然灾害,大家要多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