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比一下接种剂次可以发现,在40多天时间里,我们国家接种剂次增加6亿,相当于每十天就有0.6亿人接种也就是6千万。对于强制手段接种疫苗,国家卫健委是禁止的。
近日,多个基层地方出现了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能出行、不能进商场、不能出摊、不能进医院,以及未接种疫苗的公职人员停发工资等通知,使得新冠疫苗接种以保护个人的预防行为变相成了强制行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第一财经今天从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了解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依然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进入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国内多地先后出现过本土的传播疫情,经过流行病学溯源调查发现,这些疫情与境外输入有关,说明中国目前面临的风险仍然是境外输入,中国仍然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阶段。在有了疫苗这个防控手段后,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同时,坚守现行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防控措施,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用以防控新冠疫情。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也可降低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冠病毒肺炎“乙类甲管”相关要求,适龄无禁忌人群应该做到应接尽接。
对于个别地区出现的对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群体的限制通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已经关注到,并已及时予以指导和规范。
其实,对于使用强制手段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现象,国家卫健委一直给予重视。今年4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曾表示,个别地方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出现了简单化,甚至一刀切的情况,这种做法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0201.9万剂次。
截至8月26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0亿剂次,全国近8.9亿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从3月27日接种量超过1亿剂次,到4月21日超过2亿剂次,这个增加的1亿剂次用了25天。
5月7日疫苗接种量超过3亿剂次,用了16天。
到5月16日超过4亿剂次,用了9天。
5月23日,这个数字超过5亿剂次,用了7天。
5月28日,6月2日,疫苗接种量分别超过6亿和7亿剂次,分别用了5天时间。
6月8日,6月14日,疫苗接种量分别超过8亿和9亿剂次,分别用了6天时间。
到6月19日,疫苗接种量超过10亿剂次,从9亿到10亿,用了5天时间。
5天后,到6月24日,接种剂次超过11亿剂次。
到6月28日,疫苗接种量超过12亿剂次,只用了4天时间。
6天后,到7月4日,疫苗接种量超过13亿剂次。
而截至7月13日,疫苗接种量超过14亿剂次,用了9天。
目前,各地疫苗接种工作仍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