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和结核病有什么不同?要如何区分呢?结核病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比较悠久的疾病,据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了结核病菌。这次就通过专家,和各位介绍下新冠肺炎和结核病的区别,感兴趣的话欢迎来了解看看。
结核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引起结核病感染的元凶是一种叫结核杆菌的细菌,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是细长,稍弯曲,两端圆形的杆菌,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称为肺结核病,也是结核病传播的主要来源。
而新冠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 呈圆形或椭圆形,像漂亮的皇冠。
结核病: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咳嗽一般较轻,呈干咳或带少量黏液痰,少数病人还可有胸闷,胸痛等症状。此外还可有出现长期午后低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育龄期妇女可有月经不调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我们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痰液及胸片等相关检查,如果确诊结核,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也应该尽快去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去进行检查。
新冠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会有鼻塞、流涕、 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如果为重症患者,进展会比较快,一周后可能就会有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者健康码变成红黄码,应及时去医院完善核酸检测并按规定进行隔离。
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染源,而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人,病人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两者都可通过飞沫传播,但新冠肺炎还可通过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而结核分枝杆菌还可经消化道及皮肤传播,但现在已罕见。
人体对新冠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结核病的易感人群主要为免疫功能低下者。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极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很快发病,大部分人在感染后会进入长期的潜伏感染状态,并有可能在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发生结核病。影响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抵抗力的因素包括:
1、遗传因素:遗传易感基因
2、社会因素: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
3、免疫因素:婴幼儿免疫系统不完善,老年人,艾滋病感染者,长期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人等。
新冠肺炎和肺结核虽然都是乙类传染病,但新冠肺炎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必须隔离治疗,其密切接触者必须隔离观察,病例上报时间也要求更短,一般为2小时。新冠肺炎感染后14天内发病,重症者进展快。而肺结核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一些人感染后1-2年才发病,免疫功能强大或者菌株毒力弱时,可能感染后数十年才会发病,甚至终生不发病,病情进展也相对缓慢。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由于政府和人们的重视,大多数民众对新冠防控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人们对于结核防控还缺乏一定认知。殊不知,结核病作为与新冠类似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也与新冠类似,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在此同时我们能做的就是: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避免聚餐;
3、少去公共场所;
4、经常开窗通风;
5、保持居室清洁;
6、勤洗手;
7、外出佩戴口罩;
8、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9、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10、在指定机构接种疫苗。
新冠肺炎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药,轻症者给予卧床休息、支持治疗、 有效氧疗、抗病毒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并发症,预防继发感染,及时给予器官功能支持,是治疗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基本原则。而结核病的治疗药物是有明确效果的,但是结核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不坚持服药,很有可能造成结核不能治愈,并且产生结核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根据医生的治疗要求,遵循“早期、全程、联合、 规律、适量”的原则,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只要坚持结核病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治愈之后也不会再有传染性。
结核病仍然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不容小觑,我们是“防结人”,在进行新冠肺炎的预防的同时,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结核病依旧在旁虎视眈眈。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结核病“十痨九死”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也无需谈痨色变,作为社会公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一些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
2022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Invest to End TB. Save Lives(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消除结核危害做出自己的努力吧。(中南大学湘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