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不正规的聊天软件出现,很多的年轻甚至老年朋友受骗上当。小编觉得有些工具开发出来不是为了让人受骗上当的,不要曲解了
软件本身存在的意义,放在正规用途上,不要害人害己。
下载APP约美女上当
江西籍小伙子张昊(化名),在九龙坡区的一家石材市场打工三年。由于工作环境单一,又不善交际,25岁他至今没有女朋友。
4月3日,得到同事的推荐,张昊下载了一款名为“爱约助手”的APP。
看着下载量高达70万次,张昊感觉效果应该不错,当即下载并输入了详细信息完成了注册。张昊看到,推荐页上推送的全是姿容靓丽的美女,
还能与心仪的对象聊天。就在此时,系统提醒有人主动跟他搭讪了。张昊点击晃动的头像,聊天界面弹出一位叫“夜阑珊”的美女。
可以认识一下么?我1989年出生,身高163厘米……”系统资料里的“夜阑珊”一袭红衣,明眸皓齿,十足邻家女孩范儿。
张昊立即回复:“可以,美女好。”不到三秒,对方就回复过来:“我是个比较豪放的女孩,不知道你是不是介意?”
张昊赶紧在对话框输入“当然不介意”,并点击“发送”。没想到,系统却弹出一个弹窗提示,要想进一步交流,需要支付50元购买“通信服务”。
不甘心放弃的张昊,决定搏一把,就按照对方的要求,通过支付宝转去50元。但张昊很快发现,之前还热情主动的“夜阑珊”,
此时却突然噤声,他连发十几条信息,对方再无回应。这时,张昊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套路”了,他立马向九龙园派出所报警求助。
案件分析
聊天的可能是电脑程序
“与张昊对话的很可能不是真人。”对此,民警表示,类似于“爱约助手”的不少同城交友类APP中,用户大多可能是虚拟用户,
其头像和资料全部来自大数据的抓取和盗用。也就是说,用户收到的热情搭讪是电脑程序自动发出的。也有一些比较出名的交友APP,
也会自动向用户发送信息,诱导用户付费,是交友APP的最终目的。
民警指出,在网络交友过程中,如果沟通双方其中一方是虚拟程序,软件通过虚拟用户引导他人付费,则涉嫌诈骗。而成本低,获利高,
风险小,是这类骗局风行的三大社会诱因:
1.技术门槛低,成本低廉。目前,开发一款类似的交友APP,成本非常低廉。一款与“爱约助手”功能类似的APP市场报价,最低只要两三元,而且当天即可上线。
安卓和苹果系统对新研发的APP上线申请,几乎“来者不拒”,大大刺激了投机者的“投资”热情。
2.运作手法简单,暴利回报。一款打着“约”字招牌的擦边球社交软件,能够在一个月无宣传的情况下,让下载量惊人。大多数社交软件的会员价格都在50元上下浮动,
以百分之一的付费率而言,这样的社交软件月收入能够达到数十万。
3.打击难度大,风险较小。由于用户支付的“通信服务费”一般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数额较小,而且大多数用户碍于面子,一般都选择息事宁人,吃哑巴亏。而且,这类骗子软件的运营者大多蹲在暗处,异地操纵,加上取证存在难度,因此,打击此类违法犯罪,存在一定的难度。
民警支招
守住底线
捂紧自己钱包
九龙坡区分局刑警支队毕星波警官表示,根治手机同城交友APP违法行为,需要网信、工商、公安等多部门联合采取措施。尽管在打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但对于广大智能手机APP粉而言,压住热情,守住底线,提高警惕,捂紧钱包,做到“三不为”,是完全可以避免落入APP交友“陷阱”的。
首先是“不盲从”。目前,手机APP市场鱼龙混杂,各方势力都想在其中分得杯羹。这类APP不仅诱导用户付费行骗,更可能植入木马、秘密吸费、
窃取信息等多种套路,让人防不胜防。用户切记压住热情,谨慎下载。
其次是“不轻信”。同城交友软件用来招徕客户的一大法宝,就是满屏的“优质”交友资源:“女”的漂亮,“男”的英俊,而且全部热情主动,让用户欲罢不能。
网民遇到APP“美女”、“帅哥”主动搭讪时,要高度警惕,切忌一时冲动消费。
然后是“不转账”。骗子所有铺垫,到此才是关键环节。网民在大脑中设置一根“安全保险阀”,一旦触动“付费”、“打款”、“加会员”等关键词,
就立即进行自我预警,一旦发现被骗,希望受害人能够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