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汉绣,剪纸,面塑等等,在这次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非常多的外宾,即便语言和文化都有区别,但是看来它们的魅力是无法阻挡的,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造型各异的武汉剪纸,精美的汉绣,栩栩如生的武汉面塑,别致典雅的叶画......2018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期间,分布在会厅两侧的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吸引了众多外宾的打围。
来自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的小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用流利的英语向一拨又一拨来宾介绍武汉剪纸、风筝、面塑等作品。当得知这些展示作品很多都来自于知行小学的学生之手,外宾们连连点头称赞。“这些孩子太可爱太聪明了。他们讲解得也非常棒。”
来自韩国清州的四位嘉宾对中国字画很有兴趣,纷纷拿起展示的印章石在纸上试印,并仔细询问印章石上刻的汉字含义。
来自土耳其的两位嘉宾则兴致勃勃地跟着小讲解员一起试剪花样。其中一位嘉宾赛拉跟随小讲解员的示范,顺利地剪出了一件京剧脸谱造型。“太神奇了,谢谢你们。”兴奋的赛拉举起剪纸拉着小讲解员要一起合影留念。
嘉宾们还获赠来自小讲解员们亲手所写的福字。当了解到福字的含义时,惊喜的外宾们拉着小讲解员们连连表示感谢,称要将武汉的福字带回自己的国家。
汉绣的展位当仁不让吸引了众多外宾驻足。丹麦霍森斯市国际商务与旅游局局长海拉·克里斯藤森对着汉绣传承人王艳正在进行的金鱼吐水作品出了神。“绣品上的金鱼鱼鳞绣得很美很有层次和动感。”她补充说,丹麦人民也非常喜欢刺绣,希望有机会邀请汉绣大师前往丹麦,把汉绣之美介绍给更多的丹麦人。
来自德国 、波兰、 丹麦、 俄罗斯、捷克、新西兰等国家的嘉宾也一拨又一拨涌向汉绣展位,表达对汉绣的喜爱。当听到王艳身上穿的服装就是自己手工缝制的汉绣服装时,几位参观嘉宾都发出惊叹之声。不少嘉宾还主动询问如何学习汉绣,如何订购汉绣作品回国事宜。
除了汉绣,楚式漆器和青铜器打击乐器铸制技艺也吸引了不少嘉宾目光。这些嘉宾很多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也第一次了解到武汉的文化遗产。
当了解到现场一座虎座凤架鼓漆器复制品的原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青铜器的代表曾候乙编钟一钟两音的特点后,许多嘉宾表示自己从中进一步了解到武汉和中国的悠久文化和古代先进的工艺技术。
(来源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