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作为省会在湖北是一尘绝迹的地位,不管是经济、城市建设还是文化历史。襄阳和宜昌作为我省附省会开拓湖北经济的新篇章不再是一家独大的地位。宜昌和襄阳一直是你追我赶的激烈角逐中,从第三季度的产值上看襄阳完胜了。湖北各地级市也要加油复兴发湖北!
今年前三季度,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98.2亿元,同比增长7.6%,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二位。
宏观经济稳中有变的形势下,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实字当头迎难而上,咬定目标不放松,决战决胜四季度,力争交出满意答卷。
11月3日,一个特殊的邀请在北京向全国发出:“你有困难,我们为你排解;你有收获,我们为你喝彩。”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在该市招才引智北京专场推介会上说,真诚欢迎各类企业家前来襄阳考察、投资、兴业。
一番推心置腹之后,现场有襄阳高新区与天津清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商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4个项目落户襄阳。
紧接着,11月8日,襄阳市在上海举办了2018投资环境说明会。活动现场共有21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7亿元。“招商引资是先导,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襄阳市长郄英才如是说。
今年前三季度,襄阳市签约项目216个,总投资额达1580.3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40个,总投资616.3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6个,总投资31.59亿元。
11月13日,东津高铁站施工现场。高耸的塔吊在空中来回摆动,各类施工车辆穿梭不断。工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站的规模将达到9个站台,20条铁路线,站台规模省内仅次于武汉站。
11月13日,襄阳高新区国能电池项目正在加紧试生产,车间内高度自动化的制造设备,正在进行制浆、涂布、辊压、切叠等工序。“我们的电池先后为神州飞船、蛟龙号、4500米深海探测器提供动力。”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企业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未来将拉动相关产业产值逾50亿元。
国能电池项目的建设,只是襄阳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大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吸引美洋、雅致、九州等一批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今年前8个月,全市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348.8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1%,整体增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传统制造业大力推进技改。襄阳市出台鼓励企业技改的“金10条”等政策,实施千企千亿技改工程。今年以来,推进千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582个。
全市已建成数字化生产线100多条,数字化生产车间示范企业35家。
新动能,正成为襄阳经济的一抹亮色。去年以来,该市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32个,新增市场主体9.4万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0个;襄阳高新区GDP首次突破千亿级大关。
“短板在于服务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增速落后全省0.9个百分点。”该市经信委人士如此介绍。
近期,襄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重大工程、推进市场开放、加大资金投入等42条相关措施,未来着力培育一批全国知名服务业企业品牌和示范园区,到2022年该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超过50%。
“从签约到投产仅3个月,预计今年实现产值1亿多元。”东风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襄阳分公司负责人付汉东告诉记者,落地全程有项目秘书代办,企业除提供资料外,几乎可以不操心。
今年,襄阳市全面落实“47证合一、90证联办”改革政策,并在自贸片区试行“多评合一”“多验合一”和工业项目“先建后验”等改革。3月30日开始,自贸片区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备案制”,目前共办理外资设立变更备案手续59件。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向体制机制要红利。11月13日,襄阳市委常委会分析经济形势提出,抢抓作为全国营商环境评价试点城市机遇,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推进“网上办”成为常态,到年底各类事项网上可办率达60%以上。
“继续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襄阳市行政审批局局长王新来介绍,该市未来将进一步压缩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继续加强“降成本”政策落实力度,不断提升改革获得感和群众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