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连很多武汉人都不知道,在新洲区有一个名胜古迹拥有者2000多年的历史,它就是默默无闻的问津书院。由于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问津书院一直不算什么热门的旅游景点,所以很多新洲本体人都没去过。这个问津书院到底是什么来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问津书院的前身孔庙,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经有几千年了,是中国最早的大学。相传,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在孔子山旁,当地农人耕地时挖出了一块“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的秦隶石碑。
当时,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思想在汉初经过与道家思想的激烈斗争,地位逐渐上升,并在汉武帝时期被立为官学,同时也确立了孔子思想在汉代的正统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淮南王刘安知悉后,于石碑发掘处修亭立碑,还在山畔孔子河边建起孔庙祭祀,并设立私学,征召学士名儒于庙内开坛讲学。
此后,各个朝代都非常重视孔庙的修缮工作。晋成帝咸康二年(336年),豫州刺史毛宝拜谒孔庙并进行第一次全面修复。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它的开放与包容,兼收和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同时,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对知识和教育的制度性开创以及对科举这一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都更加丰富、完善。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时任黄州刺史的著名诗人杜牧对孔庙进行重建,改孔庙为文宣庙,并设立学宫“兴学教士”,弟子数百人,一时“家循孔教,人诵儒书”。因从,孔庙也成为湖北乃至全国最早的书院。
到了宋代,海内统一,战乱渐平,民生安定,文风日起,读书士子纷纷要求读书就学,国家也需要大批治术人才。朝廷将“兴文教,抑武事”定为基本国策,鼓励和支持民间或私人办学。
问津书院自唐宋以来人才辈出,在历史长河中灿若繁星。
南宋大思想家、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在晚年也曾来此讲学,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并于垂暮之年题诗赠孔子山庙学。诗云:“苍颜已非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编。”
元代初年,湖广儒学提举龙仁夫拒元不仕来孔子山隐居讲学,是孔庙开始进行文化教育的开始,也标志着孔子庙功能开始向书院转换,讲学之风至此大开,故此又称“龙仁夫书院”。
明洪武年间制定祭奠孔子音乐的詹同,清代曹本荣、万尔昌,近代著名书法家张翼轸等皆毕业于此。
据不完全统计,历朝出自问津书院的举人、进士、名儒、要吏不计其数。明代黄州府进士321人、清代黄冈县进士133人,举人565人,大部分是在问津书院学成,曾有“一门两主事,五里三解元”的美谈。
问津书院几经战火,在民国时期已经逐渐消亡。
上世纪90年代,原新洲区国家调查队统计员李森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自己的祖辈弼臣秀才与张翼轸同为问津书院的学生。而当地村里的“孔庙”即为问津书院遗址。“家中藏有书院的考卷、文具、书画作品,但一直不知道其中的渊源,这次偶然的发现,让我有一种想弄清问津书院来龙去脉的念头。”李森林向记者讲道。
从那时起,每逢周末,李森林都会坐车到新洲区,而后徒步到问津书院及周边村落寻找文物、采访村民、收集史料。家中藏书有限,图书馆又不允许抄书或拍照,于是李森林到图书馆查阅到相关资料后记在脑子里,出来再回忆记录下来。为保证史料准确,李森林还拜访了原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武汉大学教授黄钊等学者,逐渐复原问津书院历史。2001年,李森林还发现了三块问津书院石碑,“其中‘重新问津书院记’一碑是在糖厂发现的,这块汉白玉石碑当时被工人当做凉糖板。”李森林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李森林与专家学者们共同完成并正式出版了《问津院志》(上、下)、《问津史话》、《问津人物》、《问津诗赋》、《问津文论》等书籍。问津书院修旧如旧,恢复为雕栏画栋的古色院落,破碎文物得以修复保存。李森林也成为“问津传说”项目的“非遗”传承人。有据可考的历史渊源、原址复建的古老建筑、古论今谈的专业研究……问津书院从外表到内涵得到全方位恢复。自此,一度中断的问津历史终于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