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24日起,武汉博物馆将展出精美的银器,这些金银器来自清中期广州十三行的外销银器,异常的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中国手工艺的精湛,关于这个展出还有哪些信息,下面来看一下吧。
开展时间:
2020年10月24日~11月24日
展出地点:
武汉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新展介绍:
中国金银器制作起源于先秦,成熟于唐宋,至晚清后进入繁荣期,尤其清中后期,广州十三行外销银器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开埠通商后,上海、宁波、天津银楼银器制作相继兴起,涌现出一批实力工艺精湛的大银楼,如方九霞、老凤祥、志成银楼、宝华楼、杨庆和等,影响了长江通商流域、京津地区、各水陆码头及省城的金银器制作及贸易。
锤揲
锤揲是银器最常用的技法,分直接锤揲和间接锤揲。直接锤揲法,首先于银片表面用刀刻出纹样轮廓,再将银片反转,用鑿具背面锤打,行成凸出部分。完成后再于正面用各种不同形状鑿具修饰细节,所用鑿具往往多达数百种。锤揲茶壶、小口瓶之类器物外壁纹样,则需采用间接锤揲法,将锤头伸入瓶中,锤柄末端固定于桌面,再于外露锤柄中段间接敲打成形,然后修饰细节。
錾刻
錾刻法亦即阴刻,是于银器表面用錾刀打出花纹。内填錾花胶,待錾花胶变硬后,开始錾花。纹饰錾完,用火将錾花胶烤化倒出即可。
贴焊
贴焊是指锤揲法打出的器物用吹焊法焊上银质的花纹薄片,效果看似锤出,实际是焊上,容器内部则保持光滑,易于清洁。
累丝
累丝技法的基本方法是把金银料拉成细丝,经“堆灰”的手续,然后编成器物,焊接加固。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中国近现代银器制艺所体现出的专注、敬业、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亦是持之以恒而焕发新生的传承精神。
“广州十三行”为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之一。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
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到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 。“洋船泊靠,商贾云集,殷实富庶”,这是清朝天子眼中的广州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