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是2003年为了收治非典患者建设的医院,现如今已经过去了17年,由于近期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武汉市启动建设了两个小汤山模式的医院,分别是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为了应对疫情以备不时之需,北京小汤山医院已经启动了重建,预计近几天之内可以完工。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2003年4月,北京市为有效控制非典疫情,七天七夜建成了小汤山医疗点,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病床,该医疗点在两个月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
在非典结束七年后,2010年4月,北京市卫生局宣布,拆除北京市小汤山医院非典病房。2012年,北京小汤山医院更名为“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现如今在医院大门外看到,医院还挂有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小汤山疗养院等多块牌子。
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来袭。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北京小汤山医院启动修缮改造,将视疫情变化启用作为补充。
农历腊月二十九当天,北京的建设者们进驻小汤山医院,开始修缮改造,这项工程将于2月中旬完工。放弃了春节假期的建设者们表示,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一定把这里打造成平安工程:“希望平安工程,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平安。”医院外墙上悬挂的红底白字标语,时刻提醒着这座医院的使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守安全红线,强化安全措施。
作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后备医院,小汤山医院的改造中有很多独特的细节。在每间病房的门口,有一个“双门互锁传递窗”。从门外向屋内递送物品时,通过这个传递窗,可以做到传递物品的双方互不接触。病床上方的墙面“医疗带”上,设置了12个医疗设备接口,包括供氧、吸痰、悬挂式监护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