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十万人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的新闻冲上热搜,让人兴奋之余也有些困惑。陈薇教授不是说疫苗还在试验当中吗为什么已经有这么多人接种了呢?其实现在接种的疫苗和陈薇教授接种的不是同一款疫苗,它们一个是灭活疫苗,一个是重组疫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者有什么区别吧。
简单说就是先把病毒毒株分离出来,就像选“种子”似的,得选一个好“种子”;之后再进行繁殖培养,比如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等;然后再把这些活病毒杀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同时保留它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部分功能,最后经过纯化等工艺变成疫苗。
据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总法律顾问周颂介绍,按照规范免疫程序接种两针新冠灭活疫苗28天后,所有人都产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体。
而这些抗体能持续多久?答案仍有待三期临床试验的验证。
根据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临床评价指导原则(试行)》文件,对于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性专门提出:疫苗最好能提供1年及以上的保护,至少提供6个月的保护。
重组疫苗(recombination vaccines)是指随着过去二十年来遗传学的飞速发展,通过遗传学重组机制来生产的疫苗。为了解决传统疫苗存在的问题,降低免疫原性,提高安全性,减少治疗时间,人们提出一种新型的SIT 方法———免疫重组疫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编码大多数过敏原的cDNA 被发现,重组疫苗逐渐成为过敏性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
一是DNA重组疫苗,以这一方式面世的第一种疫苗是乙型肝炎疫苗。该疫苗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进行克隆扩增,应用重组DNA技术从酵母菌生产疫苗。二是通过消除和修饰病原微生物上已知的导致致病性基因来制备疫苗。以此方法研制的针对轮状病毒的第一代重组疫苗已在美国和芬兰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提示该疫苗对由轮状病毒所致的儿童腹泻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三是通过在一个非致病性微生物如病毒体内插入病原微生物的某个基因,然后被修饰的病毒作为一个携带者或载体来表达该外来基因,从而诱导免疫反应。这一技术正被应用于HIV疫苗的研制。
毫无疑问重组疫苗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表示,由军事科学院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是一个技术先进的病毒载体疫苗。它的突出的特点是既可以有体液免疫(抗体和中和抗体),又可以获得细胞免疫。由于病毒是寄生虫,它自己不能生长、不能繁殖,需要到人体细胞里去繁殖,因此细胞免疫对病毒防控至关重要。我们3月16日开展全球首个Ⅰ期临床试验,并于5月22日将Ⅰ期临床试验数据在《柳叶刀》上公布,接种的108人全部产生了抗体。《柳叶刀》主编对此的评价是“疫苗安全、耐受性好,是全球首个临床数据,单针接种就能快速引发免疫,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检测方法、检测指标向全世界公布,使得其他国家的科研同行少走一些弯路,加速了疫苗的研究。
陈薇:新冠病毒从分离到现在才半年多时间,疫苗的有效期有多长时间,全世界的数据也不会太多,肯定都是一年以内的数据。我们的疫苗是在3月份全球最早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的,到现在我们也只有半年之内的数据。从目前来看,3月份的这一针还是有效的。它的保护性还能持续多久?我们仍在推进相关研究,目前只能根据以往的相似疫苗进行推测,比如埃博拉的疫苗,打了第一针六个月之后,它的免疫反应会有所下降,六个月左右再打第二针进行增强,能两年有效。这是可以作为参考的数据。
陈薇:我们是一个基因工程疫苗,就是找到最有用那一段基因,把它做成疫苗。从目前的数据分析来看,我们选的这一段基因产生变化的几率非常低。截至目前,我们的重组新冠疫苗对已经发生变异的新冠病毒能够完全覆盖。
此外,由于我们是基因工程的疫苗,一旦产生变异、影响保护效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现在的疫苗作为基础免疫,很快做一个针对性更强的疫苗对它进行加强免疫,就像是给软件升级打补丁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国家都在做基因工程疫苗的原因——它是新一代的技术,是我们今后需要大力发展的朝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