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新冠病毒又开始出现多起感染事件,很多地方呼吁在外打工的游子就地过年。但是不少在外忙活一年的人过年家里实在是有事情,必须要回去。就地过年的要求到底是不是强制性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0年12月30日印发《通知》,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连日来,全国多地发布通知,纷纷强调:春节减少出行、原地过年。
1、北京: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
2、上海:非必要不出行,鼓励错峰返乡返岗。
3、深圳:支持各类用人单位,采取错峰放假。
4、太原:鼓励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出行。
5、安徽:在外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乡,留在务工地过年。
不仅是上述地区,四川、湖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在近期密集发布通知,要求“非必要不返乡”。
并不是
“就地过年”虽只是倡导不具强制性,但为了自己及家人,也为了全社会,就不妨更多些容忍。“非必要不流动”,应成当前共识与“标准”行为。要知道,返乡探亲、走亲访友、聚餐聚会等活动,看似寻常不经意,却很可能为疫情防控埋下诸多风险,对此绝不能小觑。人们“忍一忍”,只是小我的一时不便,却为疫情防控与社会安宁做出了贡献,而这也是切实保障个人生命健康安全的基础。
事实上,中办国办近日同样明确提出,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北京提倡的在京过大年、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无疑与此要求一致,目的都是有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尽管目前春运尚未取消,但每个人都须认识到,人员流动越大,病毒传播风险越大,疫情防控难度也会以此明显增大。也正因此,于每个人而言,都该有“就地过年”的思想准备乃至主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必要不流动”的背景下,也需各地做好相关服务。毕竟,“就地过年”人群多了,也将考验外来人口较多地方的社会运营能力,须谨防物资储备不足、人们出行不便等情形。同时,面对不得不回家的人群也应做好相关服务,比如工会及相关部门可以积极联动,通过包车、包专列等形式,尽量实现人员“点对点”流动,以减少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