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收益所制定的发放标准,今年,多地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有北京、天津、江西、黑龙江、新疆、陕西等。此外,安徽、吉林、广东也明确表示今年将上调。
最低工资标准,主要用于确保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能够满足劳动者个人及家庭基本生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合理调整这个标准,对于加强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缓解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二季度以来,多地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江西、黑龙江、新疆、陕西第一档最低工资分别上调至每月1850元、1860元、1900元、1950元。
还有一波调整在路上。7月1日起,天津、西藏最低工资标准将上调至每月2180元、1850元。8月1日起,北京市将调至每月2320元的新标准。
总体看,各地涨幅在每月80元至200元不等。此外,安徽、吉林、广东也明确表示今年将上调。
“各地调整最低工资,既有经济复苏的支撑,也遵循了相关政策要求,更是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的现实需要。”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说。
按照《最低工资规定》,除月最低工资标准外,还设有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前者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后者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2015年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要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情况,全国约20个省份2021年前最后一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在2017年或2018年。2020年,多地宣布因疫情影响、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暂缓了调整。
多位专家表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将直接拉动各用人单位最低岗位的工资水平,使得工资等于或者略高于最低工资的劳动者,收入能有所提高。但政策调整实际受益的不止低收入劳动者。
虽然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都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但企业在计算员工加班费、社保缴纳基数等方面,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予以提高。因此许多员工都会受惠,特别是一线工人,待遇和养老等社保保障水平都会提高。
今年6月,北京在发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同期,宣布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也相应上调。我国大部分地区规定,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90%,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此外,单位停工停业等情况下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等参照最低工资确定,因此都将随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而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