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各市的发展不算特别均衡,不过随着武汉城市圈的进一步完善,有望提升武汉周边城市的实力。那上个月,湖北住建部发布了2020年城乡统计年鉴,可以来看看各市城建规模及城区总人口的排名,分析下哪个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大。
排名前6名的是曾经的“一特五大”,武汉、襄阳、宜昌、十堰、荆州和黄石。这个很好理解,毕竟这几个城市建立地级市时间比较长,城建基础相对较好。除了武汉外,襄阳和宜昌两副的建成区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城区总人口都超过100万,其中襄阳的人口规模超过15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206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湖北第二城。荆州城区人口和宜昌差别不大,但城建差距还是很大,十堰的建成面积确实不小,不容小觑,黄石在曾经“五大”中整体规模是最小了,“黄老二”雄风一去不复返。
未来武汉和5个湖北老牌地级市发展前景如何呢?首先武汉的定位摆在那,全市都是市辖区,城区面积、市区面积都有很大,再加上武汉城市圈的加持,前景独一无二。宜昌和襄阳对比来看,襄阳的人口红利还很多,再加上襄阳整个地区500来万人口,人口是加分项,未来高铁枢纽地位也在加强。宜昌及代管的几个县级市,宜都、枝江等人口都不多,好在宜昌近些年来人口流出比较少,且未来五年沿江高铁的建设会给宜昌带来加分项。总体来看,两副各有优势,短期内很难分出胜负。但就城建而言,更看好襄阳。
十堰的市区面积特别大,主要是14年郧阳县撤县设区,十堰的城建、工业、医疗、教育水平在湖北可以排得上号,未来很长时间内还会是湖北前五名(指城建,非GDP)。当然荆州这几年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一定的人口基础,但荆州市区对荆州地区的辐射作用太弱;代管的县级市全省最多,但老龄化和人口流失很严重,且荆州市区太靠北,对下辖的县级单位很难有吸引力。相比荆州,黄石的现状更惨,虽号称下辖4个区,但铁山区和下陆区人口和面积都小得可怜,城区面积=市区面积,且这个数字仅为234平方公里,黄石也曾想把代管的大冶市撤市设区,但没有成功,且市区北面紧靠鄂州和黄冈地盘,南扩无望北进也受阻。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随州和咸宁,与上面几个老牌地级市不同,这两个地级市都只有一个区。
随州,作为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城建面积已接近黄石市,城区人口也突破50万,前途不可限量!咸宁,曾经被认为湖北最后的地区之一,得益于区位优势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在最近的七普人口统计中,咸宁人口相比十年前净增20万,是湖北除武汉外新增人口最多的地区。从地图数据可以看出,咸宁城建速度也非常快,超过荆门。
原以为荆门可以排在第七的,结果排在了咸宁和随州的后面,有点意外。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在忙在建新区,修高铁站,而荆门至今还未通高铁,是湖北唯一未通高铁的地级市。荆门也别灰心,今年就开建了两条高铁线路经过荆门,其中沿江高铁更值得期待。孝感城区靠近武汉黄陂区,和武汉的融城仅次于的鄂州,未来城区有望和武汉连片,城建水平马马虎虎。
鄂州和黄冈市地级市中排名最后的,鄂州处于武汉、黄石和黄冈中间,城区实力虽然一般,但靠近光谷的葛店和靠近黄石的花湖经济发展确得不错,再加上鄂州顺丰机场的建设,鄂州的前景不可限量,当然城区的城建还是很难跟隔壁的黄石相比。黄冈的市区黄州区跟一般县级市的城建差不多,还不及同属于黄冈地区的麻城,任何一个强的地级市都有一个实力雄厚的老大,黄冈目前就是群龙无首,做大黄州势在必行,否则“拆黄冈,奔小康”的言论不会停息。
三个省直管县级市天门、仙桃、潜江城建水平和一般地级市处于同一水平。如果当时组建的江汉市成功不知道有没有今天发展得好。三地在湖北就像三个“特区”,各种政策倾斜还是挺多的。总之,天仙潜是湖北县域经济的排头兵。
城建水平最好的一般县级市就是枣阳、恩施和麻城。枣阳是全国百强县,也是湖北第二城襄阳代管的县级市,实力强劲,总人口和管辖范围都很大,发展后劲足;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恩施市是县级市,因为恩施自治州并不是一个地级市,恩施依靠旅游业确实发展迅猛,如果不考虑到少数民族自治州,县级恩施市完全可以升级地级市了。麻城其实就是黄冈地区的老大了,从交通枢纽的地位来看,麻城至少是一个强地级市的配置了,所以也很多人建议升麻城为地级市。
其他地区城建水平比较好的县级市有广水、赤壁、大冶、武穴、钟祥、汉川,都属于实力比较强的县级市,且人口众多,发展后劲足。宜昌下辖的几个县级市宜都、枝江和当阳城区人口都不算多,但工业发展比较好,经济实力强,经常入选全国百强县。鄂西北的几个县级市,老河口、丹江口很多年前经常出现在天气预报中,建成面积还可以,城区人口比较少。荆州、孝感的几个县级市城区建设水平相对落后,估计和一般县城差不多,人口流出比较严重。新晋的县级市,京山和监利建市时间尚短,需加强城建。
来源:武汉大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