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编写的《2021武汉统计年鉴》发布中得知了武汉各区的GDP、产业发展水平、人口变化等数据。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到底是哪个去增长的最快。
我们常用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但其实“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指标更反映老百姓能拿到手的财富。可支配收入反映现在普通老百姓的四大收入部分:工资性收入包括拿到手的工资,还包括奖金、津贴、过节费、实物收入、兼职收入,以及单位代扣的各项社保支出等。经营净收入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和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等。
黄陂、江夏近几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一直高于武汉市平均,江岸和新洲的增长势头也很不错。可以看到,2020年武汉市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江岸、武昌和江汉。增长最快的是开发区、黄陂和江夏。由于2012武汉开发区的数据是汉南区,现为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涉及统计口径变化,所以实际增长前三是黄陂、江夏和武昌。
黄陂区
随着机场扩改提速、高铁进机场、国际会展中心的规划建设以及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获批,黄陂作为武汉临空副城、长江新城副城双核心区进入发展快车道。形成“三城一区”(三城:武汉天河航空城、武汉国际商贸城、前川产居新城;一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功能布局和发展格局。
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4家、全国500强企业17家、武汉民营百强企业7家、武汉民企制造业50强4家,境外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四板挂牌企业50家,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10.8:38.3:50.9。
江夏区
近年来,江夏区支持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及配套企业转型升级,中国中车、中国应急等一批骨干企业开拓市场,加快卓翼科技、海康威视等项目建设,突破性发展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推进中国生物新疫苗生产基地、东湖高新加速器、研发生产中心、GMP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
推动地铁小镇康养中心、江夏曼城康旅奥园等一批康养项目开工,力争研发生产中心等重点项目主体工程实现封顶。依托腾讯、华为、阿里、百度百捷等企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
武昌区
南洋商业银行等10家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项目相继签约,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BIM研发中心落户,建成8栋高端商务楼宇,新增2栋“5亿元”楼宇,黄鹤楼公园旅游热度“十一”期间排名全国第一。
营商环境排名全市前列,完善营商环境月度考核、末位激励机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5家,新增市场主体1.3万余户。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为辖区企业兑现各类政策奖补资金1.67亿元,区属国有经营性房屋减免租金4322万元
武汉市15个区(功能区)的2020年常住人口和GDP数据也出炉。武汉市15个区七人普总人口数量是1232.65万人,GDP是15616.06亿元。武汉市各个区的人口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洪山区172.88万,黄陂区115.16万,武昌区109.28万。
其他12个区人口规模都少于100万,人口最少的是东湖风景区,只有12.12万,其次是青山区46.33万,倒数第三是武汉开发区48.13万。
而GDP总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东湖高新区2001.85亿元,武汉开发区1650.31亿元,武昌区1492.93亿元,GDP破千亿的区达到了8个(包括高新区、经开区、武昌、东西湖、江汉、江岸、洪山和黄陂),GDP排名靠后的是青山区761.47亿元,汉阳区699.01亿元和蔡甸区371.34亿元。
平均GDP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武汉开发区34.29万元,东湖高新区21.41万元,江汉区20.36万元;而末三位分别是:洪山区5.99万元,蔡甸区6.70万元,汉阳区8.35万元。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