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是中心城区之一,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这里也有很多名胜古迹,想知道武昌区未来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吗?未来将从多个方面建设美好武昌,来具体了解一下。
2019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武汉市基本完成了规划期至2035年的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有效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有序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城区经济、社会、产业等发展目标和指标,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特编制完成武昌区“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以下简称“武昌国土空间五年规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中央关于构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精神,参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武昌国土空间五年规划是依据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城市重点建设地区、重要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以五年为期限的国土空间建设规划。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左右联动,有效对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十四五”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行动纲领。当前武昌区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十四五”规划,统筹做好“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强化空间统筹,是实现区级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2、强化上下传导,完善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武昌国土空间五年规划是武昌区级层面的国土空间近期建设规划,对上传导《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年-2035年)》、《武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战略研究武昌区分区大纲》的目标、指标和任务,对下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等提供指导依据,是武昌区“十四五”国土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
3、强调远近结合,滚动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接新一轮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总体规划长远目标分解成年度实施的具体目标,促进国土空间规划由“目标控制”向“过程控制”、由“蓝图规划”向“行动规划”转变,真正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
4、推进规划项目化,有序引导和调控开发建设行为。通过编制区级国土空间五年规划,实现近期建设规划的项目化和年度化,将重大项目分年度落实到空间,分解到责任部门。
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3)《武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过渡版》
(4)《武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战略研究武昌区分区大纲》
(5)《武汉市综合交通规划》
(6)《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7)《武昌区战略空间发展规划》
(8)《武昌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发展规划》
(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规划范围及期限
武昌国土空间五年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武昌区行政范围,规划面积为70.5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与“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具体为2021年-2025年。
一、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武昌区城市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达到1522.04亿元,经济规模跃居中心城区第一。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的具体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滨江核心区规划法定化基本完成,A1-A3/B1-B4/J1-J3,C1-C3,D2、月亮湾等16宗地块已挂牌出让或启动建设,合计建筑规模约188.3万平方米,占总规划建筑规模的比例约为61.3%。滨江商务区整体土地整理实现新突破,武汉长江中心、福星惠誉、龙湖天街、武船一分厂、积玉桥C等项目成功落地,右岸大道、中华路城市阳台改造完工;华中金融城建设提速,天风大厦、湖北金控中心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湖北联发投、高投、长投等省级平台相继摘牌总部办公用地;武昌古城紫阳村、西城壕、得胜桥千年古轴等片区启动征收,昙华林核心区一期完成整治修缮和东段提升,武船及鲇鱼套片区项目完成规划及土地出让前相关准备工作;白沙洲、杨园地区规划与土地储备同步推进,明伦街片、国棉二厂宿舍片等项目征收全面启动。
核心产业发展空间得到有力保障。以总部经济为引领,金融服务、工程设计、文化旅游、商业商务、信息科技、智慧数据、生物健康、新能源环保等产业协同发展的“1+8”产业格局加速形成。总部经济集聚发展成果显著,一批过百亿的总部型楼宇及城市综合体项目签约落户滨江高端商务服务总部集聚区。全区共有区域总部型及法人金融机构(企业)360余家。文化产业支柱地位逐步确立,文化产业规模与比重均位居全市各城区第一。商贸产业集聚发展特色鲜明,加快消费供给升级,绿地缤纷城、帝斯曼中心等现代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首店经济、首发经济蓬勃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带动大众创新创业加速成长。创新产业发展取得显著突破,推进“智谷”、“文谷”、“金谷”项目建设,小洪山科学城项目土地征收等工作加快推进并同步启动功能规划、建筑规划、招商策划,昙华林、斗级营片区“文化创谷”建设启动修缮升级管理工作和推动规划深化设计,“新金融特区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基金专业楼宇。
城市更新有序实施。五年累计完成各类房屋征收588万平方米,城市加快有机更新,为城市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和释放活力,更新改造后的水果湖地区“端庄大气”,黄鹤楼俯视线“古典秀美”;户部巷风情街、昙华林核心区改造修缮后精彩亮相、华丽升级;武汉长江公铁隧道、杨泗港长江大桥、轨道交通7号线、8号线一期投入使用,五年累计建成及改造提升微循环道路94条,新改建绿地39.3万平方米,实施海绵城市工程1004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7.2万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1万个,新改扩建公厕140座,城区设施更加完善。
蓝绿空间面貌进一步改善。“十三五”以来,武昌区加大环境纵深治理力度,推进落实“湖长制”、“河长制”,改善了水源地环境,确保水体环境安全。完成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整治和余家头江滩生态修复工程,清理砂石货场,取缔砂码头趸船,搬迁生产码头船舶,拆除违法建筑及构筑物近万平方米,启动白沙洲江滩建设,还岸于民、绿满江滩。谋划“四水共治”,区内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巡司河、沙湖港、董家明渠和罗家港的黑臭基本消除,内沙湖和四美塘2019年水质分别达到Ⅱ类和Ⅲ类;实施了都司湖、紫阳湖生态修复,晒湖防渗及水生态修复等水质提升和外源污染控制工程。全面提高绿化建设水平,以“花开三镇,绿满武昌”为抓手,大力提升全区生态园林绿化水平,全区绿化覆盖率稳定保持在40%左右。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就显著。针对人口负荷重、现状公服设施不足的问题,不断完善公服设施用地供给。“十三五”期间,实施学校新改扩建项目11个,新增学位近1.2万个,义务教育持续优化基础布局,全力打造八大优质教育学区。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44家,其中,三级公立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家,全区医疗机构床位数1.5万余张。2019年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37张。结合军运会完成洪山体育馆主场馆改造。公服设施服务半径得到进一步优化,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明显提高。
历史街区保护与复兴步伐明显加快。以建设“历史之城”为目标,以武昌古城为核心,大力推进历史街区保护与复兴。成立武昌古城保护发展中心,全面主导古城规划实施工作。“十三五”期间,武昌古城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体系日趋完善,完成了《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优化》、《蛇山以北地区保护提升规划》等顶层、法定性规划,。历史保护提升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完成了昙华林核心区、昙华林东段全面改造提升及业态更新,完成都府堤路、戈甲营、胭脂路等一批老旧社区微更新规划及部分改造提升。
二、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的不足
重要功能片区规划及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一是规划审批及法定化工作整体滞后,“三核两翼”重点功能片区规划编制领先全市,但受制于产业功能、房屋征收等困难,华中金融城、杨园片、武车宿舍片等重要功能区规划成果至今未能完成法定化。二是展现大都市形象及承载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空间载体建设较为滞后,呈现出一定的 “有需求无空间”矛盾。
微循环道路网建设有待加速。在快速路网及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的同时,受制于武九铁路搬迁、功能区规划审批滞后等原因,部分区域次干路、支路等微循环路网建设相对滞后,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局部区域交通拥堵情况仍然突出。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缺乏空间统筹协调。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落地支撑力度有待加强,相关部门尚未达成建设共识,涉及绿化、教育、文化等设施的历史遗留项目进展缓慢。
城市风貌精细化协调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城市风貌塑造涉及规划、建设、园林、城管及各市区级建设公司,协同管理难度较大,建筑、道路、绿化及公共空间等方面建设的精致化程度有待提升,“绣花功夫”尚待加强。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按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首位之区的战略目标,加快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功能,全面对标一线城市先进城区,构建现代化、高水平的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体系,加快提升产业体系、治理能力、文明程度、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作出武昌贡献。
二、规划目标
(一)城区发展目标
瞄准“创建创新型城区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整体发展目标,以打造产业武昌、创新武昌、精致武昌、幸福武昌为抓手,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严守发展底线,提升土地及建筑空间利用效能,做好重大项目空间支撑,培育更活跃、更优质的产业空间,塑造更精致、更生态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品质内涵,提升市民热爱度及客人喜爱度,努力建设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及国际化大都市首位之区。
(二)空间发展目标
围绕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资源保护”和“空间保障”的目标,结合“十四五”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对标城市经验以及武昌区自身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对接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及全市“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四大核心任务,“十四五”期间武昌区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关注空间承载、魅力城区、民生保障和规划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高颜值建设、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
一是重点关注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空间承载。落实“五个中心”建设的空间需求,围绕全区战略发展结构,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重点功能区规划、土地出让及产业培育。强化项目兴区与产业强区理念,瞩目创新发展,全面承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形成产业落地有空间,空间实施优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是重点关注魅力城区建设。“十四五”期间,武汉城建发展阶段将由城建补课的阵痛期向精致城建的探索期转型。武昌区应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城市亮点片区,塑造典型的城市特色;完善道路及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提升城市窗口展示区形象,优化美化“第五立面”,加强天际线管控,强化城市色彩引导,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
三是重点关注民生品质保障。从多元化、多视角出发,着重在社区服务综合性、公共空间可达性、公共服务设施多元化等方面提升城市民生品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民生事业、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
四是重点关注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坚持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现代化方向,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衔接贯通,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空间发展框架
按照《武汉市国土空间规划过渡版》及《武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战略研究武昌区分区大纲》规划要求,紧扣空间发展特色,在“三区融合,两翼展飞”发展战略引领下,“十四五”时期重点打造“一岸T轴一谷”的现代都市空间格局,推动各功能区块更具特色,长江主轴更具品质。
“一岸”指长江右岸。由北至南分别是杨园片区、武昌滨江核心区、积玉桥片区、武昌古城和白沙片区,通过产业融合、城市更新和功能提升,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知识及创新产业、高端滨水社区等功能,打造长江右岸经济主轴,成为展示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气质的新窗口。
“T轴”指由武珞路文旅商贸带和华中金融城构成的产业活力轴带。以产业植入、空间品质提升及多元业态布局为抓手,推动金融商务、商贸商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城区品位和魅力。
“一谷”指中科武大智谷。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八一路、东湖南路沿线楼宇和空间资源,以产学研一体,有序植入“政产学研用金”创新要素,构建全过程创新孵化链条,打造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承载区和科教创新策源地。
四、建设重点地区
在近期建设总体规划结构指导下,结合各建设平台、街道近期发展构想,进一步明确近期建设重点地区。主要包括4类:
1、重点建设地区:是对全区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和整体功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需要统筹各类公共资源进行集中建设和辅以最优政策保障的地区。主要包括武昌滨江商务核心区、武昌古城蛇山以北、武昌湾及音乐谷、华中金融城二期、白沙片、中科武大创谷片等区域。
2、积极推进地区:是对区级经济发展和空间优化具有重大带动和促进作用,需要通过公共资源的配置,有选择性地进行定向突破和政策倾斜的地区。主要包括杨园铁四院周边、武车宿舍片等区域。
3、培育发展地区:是对未来城市发展存在重大机遇和发展潜力,但全面开发建设时机尚不成熟,需要围绕重大项目,逐步引导市场力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主要包括武昌火车站周边片、省公安厅片、油料所片等区域。
4、生态引导地区:是对城市生态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以保护生态框架和环境为前提,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不影响生态功能发挥、不降低景观质量为基本原则,协调发挥生态服务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地区。主要包括沙湖、内沙湖、紫阳湖、四美塘、晒湖、都司湖、水果湖、巡司河等湖泊河流及蛇山、小洪山、珞珈山等山体周边区域。
五、核心指标
按照“十四五”发展目标,结合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武汉市“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等指标体系和要求,按照可操作性、可管控、可监督、可实施的原则,从规模管控、专项配置、空间效率三个方面,综合提出“十四五”国土空间发展的14个主要规划指标。
类型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0年 | 2025年 |
规模管控 | 1 | 常住人口规模 | 万人 | 142.8 | 145.2 |
2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100 | 100 | |
3 | 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 | 平方公里 | 53.85 | 54.5 | |
专项配置 | 4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平方米/人 | - | 8.9 |
5 | 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 | 平方米/人 | - | 0.3 | |
6 | 人均公共体育场地占地面积 | 平方米/人 | 0.39 | 2 | |
7 |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 张/千人 | - | 10 | |
8 |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 张/千人 | 47 | 50 | |
9 | 建成区路网密度 | 千米/平方公里 | 4.88 | 5.98 | |
10 |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100 | 100 | |
11 | 5G基站覆盖率 | % | - | 100 | |
空间效率 | 12 |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 平方米/人 | 38.0 | 37.5 |
13 | 供地率 | % | - | 60 | |
14 | 主城区绿色出行比例 | % | - | 75 |
一、行动目标
凝聚全区共识,对接长江主轴、城市亮点区块、大白沙等市级层面规划,以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实施“一岸T轴一谷”空间战略,推进房屋征收、招商、土地出让及项目实施。至2025年,各功能区规划法定化全面完成,“一岸T轴一谷”规划实施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行动策略
(一)以全市百里长江生态历史廊道和长江主轴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长江右岸城市产业、功能及形象综合提升。
一是稳步推进滨江核心区规划实施。完成控规导则、城市设计图则等法定性规划审批,锁定规划蓝图;加快推进滨江核心区土地整理、招商及土地出让,妥善做好拆迁收尾;保持战略定力,引导优质企业及高端现代服务产业入驻,延伸扩展总部、金融及上下游产业链条,提升会计、法律、会展、咨询等专业服务水平;结合长江中心、龙湖天街等项目开工,高水平完成地下环路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微循环道路建设。
二是市区联动,跨区协作,实现大白沙地区跨越式发展。紧抓百里生态长江城市历史廊道的建设机遇,充分发挥白沙地区存量用地集中的发展优势,加强市区协作,区际协作,优化大白沙片区战略发展及城市设计,明确区域发展定位,谋划面向未来的核心产业,明确区域空间形象,策划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引爆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招商、统一供应、统一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区域宗地收储、房屋征收及土地整理,加快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片区文化、体育、医疗、教育及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实现大白沙地区跨越式发展。
三是放大空间及产业区位优势,实现杨园片全面提档提升。发挥紧邻滨江核心区的联动发展优势,依托铁四院工程设计产业优势,把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动力。尽快完善杨园片城市设计编制及规划法定化,以武九铁路搬迁为契机,加快区域道路微循环建设,谋划铁路遗址主题公园策划、规划及实施建设,改造利用老工业厂房,植入生态游览观光、历史文化体验、文化创意主题功能,打造与四美塘公园融为一体的休闲景观区域。重点推进铁四院周边旧城改造更新,加快房屋征收及土地整理,完善高铁、磁悬浮等核心产业链条,承接滨江核心区外溢功能,实现杨园片区城市功能转型和综合提升。
(二)聚焦金融、文旅、商贸产业发展,构筑城市腹地产业功能活力T轴
一是聚焦产业提质升级,做强中南路中北路华中金融城“纵轴”。夯实“一轴一片”整体空间结构,不断完善中北路金融产业轴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电车二公司、百安居等剩余存量用地房屋征收、招商及规划调整。主动谋划金融城二期规划建设,明确拆改留方案,研究并固化片区城市设计方案,明确建设规模及功能配比、拆迁安置方案,在此基础上推进房屋征收和土地整理,谋划华中金融城产业及空间可持续发展。
二是聚力资源整合,做优武珞路文旅商贸带“横轴”。依托武珞路沿线亚贸商圈、中南商圈、黄鹤楼、长春观、首义文化区、华中音乐谷、斗级营户部巷等商贸和文化旅游发展资源,以历史文化为根基,以文旅商贸融合为抓手,强化存量低效用地提档升级和再开发,重点推进中南商圈、华中音乐谷、斗级营户部巷等重要功能区域规划升级、老旧社区改造、产业植入重塑,开创武昌文旅商贸产业发展新局面。
(三)促进科研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创新人才集聚,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科武大智谷。
加强中科武大智谷整体实施性规划研究,充分挖掘周边空间资源,锁定产业发展定位和空间发展载体。依托珞珈山、小洪山及东湖山水景观资源优势,以中科武大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为核心抓手,不断培育八一路智慧创新产业带、东湖南路科教创新体验带。其中“八一路智慧创新产业带”建设,以中科武大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建设为支撑,同步对八一路周边的楼宇空间进行企业腾退和产业植入,打造集创业孵化、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开放式、全要素的智慧创新产业带。“东湖南路科教创新体验带”建设,将大力推进东湖南岸沿线空间对外开放,结合东湖绿道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教创新体验带。打造武汉乃至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全产业链式的特色创客创业孵化园区。推进风光村项目高质量建设,开展国际方案征集,突出地块枕山面水的景观特色,植入创新文化内涵,实现创客、自然与特色滨水景观的深度融合,打造集创新路演、高端艺术家工作室、创意工坊、主题街区等于一体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村落。
一、行动目标
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抓手,以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为载体,以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为目标,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完善创新产业空间布局,为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提供空间保障。
二、行动策略
一是优化创新产业空间格局,引导集群发展。坚持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在空间上引导现代服务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升金融、文创、商贸、旅游等重点创新产业发展能级,培育信息安全、智能装备制造、医药研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空间。围绕“两轴一心”(滨江沿岸、东湖西岸、城区中心),不断培育完善中科武大创谷、武昌古城文谷、杨园高铁磁浮产业园、中南二路工程设计街区等创新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打造集创业工作、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创新经济集聚区和多功能城市活力社区,并形成节点和辐射带动效应。
二是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实现“腾笼换鸟”。通过土地集约节约评估、低效用地清理、基准地价更新等方式,促进低效用地及传统产业园区转型。加大存量挖潜,依托 “三旧”改造空间,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打造小型化、嵌入式的众创空间。提升存量楼宇“集聚度”和要素“贡献度”,通过楼宇招商、腾笼换鸟、盘活存量等不断提升楼宇经济的税收产出和对当地财政的贡献占比。鼓励大型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复合利用,鼓励地下空间建设,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三是拓展环高校科技创新区。结合产学研一体区建设,探索产学研一体的“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的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城市创新创意功能发展的核心区。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中科院、美院、音乐学院等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密集的科教资源优势,划定产学研一体区,加快培育科技创新转型发展区。
一、行动目标
充分利用江河湖泊资源,提升河湖水体水质,构建治污为本、科学保护、健康和谐的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与修复体系,推进滨水公园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和绿化空间布局均衡性,塑造魅力生态型城区。
二、行动策略
一是突出生态优先,彰显滨江临湖的资源禀赋,营造“湖城共生”的蓝绿网络。在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针对当前蓝绿空间存在的河湖开放性不强、绿地覆盖率低、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以“ 通江、达湖、成网” 为主线, 建立多层次、网络化、水城共生、开放连续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重点推进湖泊生态资源周边及现状绿地缺乏区域内的公园绿地建设,建成滨江核心区中央公园、杨园绿宝石项链、巡司河带状公园、螃蟹甲山体公园、小龟山公园、铁路遗址公园等市、区大型公园,依托旧改,见缝插针配套建设街头绿地,新建一批富有特色的区级和社区级公园,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9平方米。结合长江主轴建设,打造10条垂江林荫道路。突出水体岸线资源的公共属性, 综合统筹岸线资源的功能需求和集约利用,增强滨水空间的亲水开放性, 实现“可近水、可触水”。在结构性绿廊网络基础上, 加强和完善滨水岸线、带状廊道和小微绿地等各类空间的建设,形成舒适、连续、多样的滨水空间网络格局。提出全域蓝绿公共空间网络近远期建设计划和年度重点项目,保障资金和资源集中投放,由区城管委牵制定实施计划,确保全域公共空间网络体系的整体推进。
二是深入推进湖泊治理和品质提升。整体构建 “一湖一策”、“一湖一品”、“大湖+”的“三步走”规划体系。稳步提升湖泊水质,推进巡司河等重要河道治理和紫阳湖、沙湖、内沙湖等湖泊整治提升,严守滨水绿化控制线,突出滨水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多样性亲水空间,打造以水为核心的公园群落。突出湖泊特色彰显,对湖泊及周边的公园进行整体公园景观提升及设计,充分挖掘湖泊及周边的功能特色,确定湖泊公园的景观发展定位,实现“一湖一公园一故事”。开展“大湖+”试点建设,从大区域视角研究挖掘湖泊的核心特质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盘查湖泊周边存量地,找准主题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提升湖泊周边区域的功能内涵和景观品质,打造湖泊主题功能区,形成“湖-城”生命共同体,促进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是构建城区绿道系统,提高公共空间共享性。对接市级层面东西山系国家人文绿道建设工程、东湖绿道、历史之径等慢行体系,建设山水与人文相融的绿道网络, 增强“ 可进入、可停留”。依托江滩、老武金堤、生态文化长廊等亮点空间资源,结合道路微循环建设强化慢行路权供给,结合旧城更新疏通街区慢行空间,打造“ 游憩型区域绿道、功能型城市绿道、连通型社区绿道” 三级绿道体系,并向大区域城市腹地和武汉全域延伸,提高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共享性。继续加强绿道规划建设,建立南湖、白沙洲片区的绿道骨架,新建秦园中路、黄鹂路等8条绿道,着力连通市区绿道,打通“绿色主脉”,新增总长度20公里。
四是深入实施蓝天净土保卫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推进“控尘、治源、管车、禁燃、增绿”五大措施。持续深化常规污染源治理,加强夏秋季臭氧和秋冬季PM2.5污染防控,突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攻坚,促进空气质量达到更高标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分级和分类管理,加快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试点,解决土壤污染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土壤治理责任追究机制,保证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加快建设智慧生态环境信息平台。
一、行动目标
紧抓亮点区块打造的政策机遇,以武昌古城为核心,深挖武昌区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加强重点历史地段和旧城风貌区的功能提升和设施完善,大力推进区域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建设,集中展现武昌古城千年历史文化与“山江际会”的古城生态格局,以5A级景区的建设标准,将武昌古城打造为最具武汉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
二、行动策略
一是融入全市“历史之城”建设格局,强力推进武昌古城复兴。按照“旧城复修、文脉复归、生态复原、生产复兴”的原则,遵循“建古色古香的城,住老街老巷的人,招有产有质的业,聚有品有名的客”的理念,坚持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通过“景区、街区、社区”三区合一的系统化方式,将武昌古城打造为千年历史文化沉淀与山江际会生态格局相辉映、人文活态传承与艺术文旅创新相融合的武汉历史之城重要展示区。
二是规划先行,接力开展相关专项规划。结合《武昌古城蛇山以北地区保护提升规划》、《得胜桥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审查通过的规划成果,按照《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安排》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得胜桥片控规升级版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优化整体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用地布局,划定五线,明确分地块指标、建筑高度等规划控制要求和建筑风貌、色彩、体量等规划指引要求,将规划成果纳入规划管理“一张图”。以整体规划为总纲,围绕得胜桥千年老街—黄鹤楼—首义文化区“一纵”,东西城壕、蛇山、张之洞路“三横”的特色空间结构,坚持“留改拆”并举,统筹安排实施项目库,引导武昌古城的整体复兴。
三是积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紫线、旧城风貌区实施分级分类保护和管理,对历史公园、老码头、老市场等,留下不同时代的文化记忆。以“城市双修”为契机,逐步清理修复蛇山、凤凰山、螃蟹岬、胭脂山、花园山、紫阳湖、都司湖等重要山水资源,夯实武昌古城山水营城的生态大格局。以人的活动为核心,开展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和遗迹的保护展示与现代化利用,打造多样化的文化主题城市公共空间。以慢行街区为导向,恢复打通历史街巷、微改造特色街巷,建设高品质生活街道。以城市公共空间为抓手,营造人本、绿色、人文、品质的古城生态环境。
四是以用促保,引导历史资源功能复合、多元利用。立足武昌古城历史、文化、旅游、人才等资源优势,打造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文创科研产业为支撑、商贸服务业为特色的多样化人文商贸旅游区。在现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升,结合得胜桥千年古轴、昙华林启动片、东西城壕片、斗级营片、蛇山北坡片、武船厂区等重点建设项目,形成“昙华林—得胜桥—黄鹤楼—首义广场—起义门”的文化旅游产业区,“司门口—斗级营—大成路—武船”的特色商贸服务产业区,以及“美院-政法-武音”的文创科研产业区。坚持成片保护和整街坊保护,策划文化活动新空间,推动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的传承延续;创新改造方式,完善保护利用机制。
一、行动目标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发展目标,以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为抓手,补齐民生短板,加快健全均衡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构建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二、行动策略
一是完善城区应急空间系统,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新冠疫情是危机也是大考,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科学谋划应急空间保障体系,谋划武昌区应急空间布局规划编制,统筹规划城市生产、生态、生态空间,科学布局应急物资储备空间和传染病收治医院。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对应急情况的“留白”“留绿”及相应空间的基础设施衔接,预留应急改造设计的空间。结合优质生活圈的建设,改造提升社区公共消防、公共配电、公共安全等基础设施,增强社区医院、学校、体育馆、图书馆、党建中心、社区综合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在应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激活社区“微空间”的功能并整合进应急管理体系。同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提升老旧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能力,防范疾病通过建筑公共设施传播。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设施普惠均好布局。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覆盖,普惠均好、统筹城乡”的原则,构建文化、养老、医疗、体育和教育等类型完善、层级分明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拓面提质,发挥社会办医作用。加快建设武昌文化体育中心,升级改造武泰闸体育场,合理布局一批社区健身小广场,进一步推动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立足人口结构演变趋势,开展武昌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评估及更新研究,完成中小学、医疗公共设施布点专项规划评估及修编,完成养老设施、幼儿园布点专项规划,制定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三年规划。
三是打造社区生活圈。开展全区15分钟生活圈、12分钟文体圈、10分钟生命急救圈、5分钟教育圈等专项规划研究,开展大型居住功能组团生活圈评估及品质提升规划,明确不同社区生活圈的发展特点,全面查找问题和制定对策,结合空间单元划分,落实各类功能用地的布局及各类服务要素配置的具体内容、规划要求和空间方案,打造安全、友好、舒适的社区生活平台和便捷可达、复合共享的社区生活圈模式。
四是推进儿童友好、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以特殊人群真实需求和行为特征为基础,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强化公共空间、社区街道、文化设施、活动设施、教育设施等空间的规划建设。积极创建人工智能养老示范区,深化“互联网+居家养老”方式,整合提升社区医疗与养老服务能力,未来五年建成3家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实现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等健康和养老服务一体化。
五是聚焦民怨民盼,推进老旧社区整体提升。制定开展老旧社区改造提升规划标准研究,制定全区老旧社区改造提升五年规划及老旧社区市政基础设施运行评价及提升专项规划,更新水、电、路、气等市政基础设施。明确实施步骤及相关扶持政策,探索社区自治的模式路径,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
一、行动目标
以“精致武汉”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美丽武昌”建设,实现城区面貌显著变化和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建成一流的城市形象和清爽、舒适的宜居环境,打造大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精致之区”。
二、行动策略
一是打造城市形象卓越片区。加快推进武昌古城、水果湖、汉街等城市亮点区块或重要门户区域精细化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设计水平,稳步推进中华路、月亮湾城市阳台建设。
二是深入开展“城市双修”。一方面强化规划实施精细化水平。坚持城市建设像绣花一样精细,于细微处见功夫的理念,践行“工匠”精神,按照城市设计相关管控要求,高标、高效推进滨江核心区、武昌古城、华中金融城等城市重点功能区、历史风貌街区及大型城市公园、江滩公园、城市绿道、口袋公园等重点区域规划实施,通过精细化实施塑造精致武汉形象,增加市民认同感。二方面开展摸排自查,改造提升城市风貌不协调区域。组织开展区内城市风貌摸排自查工作,从历史风貌区特色风貌提升、重点道路综合改造、山体湖泊周边改造、公园绿化品质提升以及绿道慢行系统升级改造等方面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持续开展拆违飓风、精致环卫、星级管理、标牌提升等专项行动,有序拆除主次干道临街违规门店和临江、临湖及景区违规建筑,加强建筑立面、广告招牌优化美化,实施主干道、景点等区域占道经营现象常态长效整治,逐步补齐城市风貌品质欠账及短板。
三是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加强余家头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雨水资源化、污水再生利用等水资源利用工程。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加快完善武锅片、民主二路等30余条道路的污水管网,稳步实施雨污水管网混接错接改造和支管系统建设,持续推进社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新建武泰闸污水处理厂,完善沙湖、二郎庙、黄家湖污水处理系统,提高辖区排水雨污分流效率。提升燃气、热力、通信等市政保障能力;持续推进综合管廊、生态文化长廊建设,从升级景观绿化品质、打造居民活动空间两大方面强化海绵城市建设,有效覆盖50%建成区面积。合理布局停车位、充电桩、加氢站,开展公共停车场智能化改造,提高居民出行便捷性。加强公共厕所建设,设置密度达到3-5座/平方公里。
四是开展综合交通体系提升。落实中央关于小街区、密路网的城建理念,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完善城区路网规划体系,稳步推进次、支路网及停车设施规划实施。一是大力推进1个全生命周期样板区规划道路建设,完善武昌古城道路系统,“十四五”武昌古城范围内共建设5条 (段)次支路、总长2.237公里;二是实现杨园、水果湖2个15分钟生活圈配套道路基本可达 基本可达,其中杨园新建13条(段)总计4.947公里,水果湖新建2条(段)共计0.622公里。三是全面推进3个重点功能区道路建设,其中滨江核心区新建11条(段)总计10.813公里,华中金融城新建3条(段)总计1.83公里,白沙新城新建5条(段)总计2.371公里。
五是完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在结构性绿廊网络基础上,完善带状廊道、滨水空间和小微空间等各类公共开放空间布局,持续增加公共空间的面积和开放度,形成舒适、连续、多样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格局。全面贯彻“街道全要素”理念,慢行交通设施随道路建设同步实施,明确路权分配,尽可能设置独立路权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提升慢行交通品质,对积玉路、八一路、中北路等6条(段)共13.96公里现状道路进行慢行品质改造提升,完善37处立体过街设施新建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