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校于近日发布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学历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重点高校的学生就一定可以选择高质量的工作吗,下面小编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2月27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内,该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陈佳琪正忙着准备考研复试。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457万,创历史新高。“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里,像陈佳琪这样积极准备升学的,也越来越多,而受疫情、国际环境影响,选择国内升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就业质量报告揭示,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4%,国内深造的占比28.5%,其中本科生选择国内深造的,已达63.7%;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国内升学的占17.83%,本科生选择国内升学的,达到了52.26%;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分别为51.04%和61.5%;武汉大学2020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为43.07%,比2019年高出3.37个百分点;南方科技大学2021届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为70.01%。
与之相应的,则是国外升学的持续遇冷。数据显示,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人数为51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9%,2020届、2019届的这一数据分别为9.6%、15.3%;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人数为79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降至8.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人数为333人,仅占毕业生总数的4.7%;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2021届毕业生国内深造比例为25.32%,出国(境)深造比例为 8.91%。
在鄂高校的毕业生去向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武汉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的,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4.00%,比上一年下降3.07%,华中科技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有4039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8.23%,较之上一年也出现了下降。
“目前受疫情影响,出国留学有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选择国内求学会更稳妥;同时,国内大量就业单位调低了对海外高校学历的认可度,更多毕业生和家长认为,在国内深造对未来发展更有利。”武汉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专家刘喆教授说。
今年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王小龙在中核工业集团下属公司工作的第二年。2020年,王小龙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通过多次考核入职该企业。
王小龙是响应国家“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号召,积极到基层就业的名校大学生的缩影。多所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近年来,到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以及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已逐年增高: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的人数有明显增长,其中浙江、四川、山东、河北四省选调生人数均超过50人,还有200余人赴西部、东北地区基层公共部门就业;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2021届毕业生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就业共342人,近5年,该校本部毕业生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就业人数共1139人,赴基层单位的定向选调生共836人,数量、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的学生共598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2.54%,还有311人从事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9.7%;南方科技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4.67%。
在湖北省多所高校,也有诸多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2020年,武汉大学到基层就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分别为1173人和2542人,分别占相应毕业生总人数的17.60%和36.87%,当年该校还有829人到西部地区就业创业。
多所学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揭示,即使是名校学生,也有不少人会从进校时就开始为求职做准备,学校的就业指导也是从大一就开始。
报告显示,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求职投入时间集中于“3-6”个月占比为26.47%,研究生的求职投入时间多于本科生,该校毕业生收到2-3家单位录用通知比例最高,占比46.45%,其中硕士毕业生收到的单位录用通知数量的占比36.57%,分别比本科毕业生、博士毕业生高出18.59%、21.96%;上海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本科生平均投递简历13.47份,获得5.47个面试机会,获取2.31份offer,平均历时2.52个月,研究生平均投递简历22.23份,获得9.60个面试机会,获取3.25份offer,平均历时3.09个月;南开大学2021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31.62份,平均获得面试邀请10.28个,平均收到录用通知3.01个;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届毕业生中,每个签订协议的,平均投递简历17.12份,平均获得笔试机会6.85个、面试机会6.38个、录用函2.43个。
可见,名校毕业生为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多个名校毕业生介绍,现在求职准备已经提前到了大一初入学时,如果到了大四再做准备,已经晚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毕业生张莉媛介绍,她大一就开始了解专业相关就业情况,还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习实践,了解高年级学生会做哪些就业咨询。
学校则开设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认识专业和职业,大三、大四学年安排更多的实习实践内容,引导学生深入行业。“求职投入越多,相应收获越大。”刘喆说,学生应拿到手中的offer可以说是对大学学习的一个检验,所以,同学们在校期间就要练好内功,各个阶段都要认真对待,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