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无论是在家做饭还是外出用餐,都要比平时更加注意。那根据不同场景,疾控专家分别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虽然通过物品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最好还是不要大意。
疫情期间,提倡非必要不外出就餐。必须外出就餐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少聚集,少扎堆,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不举办或参加人数较多的聚餐聚会。
餐前
做好预约,错峰前往,自觉遵守餐饮服务企业的健康管理措施,主动出具健康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正常方可进入;在排队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减少交流,与相邻的顾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聚集;一定要洗手,做到七步洗手法。
餐中
尽量避免面对面就座,可以选择同向而坐,但需间隔1米以上;尽量缩短就餐时间,减少同行人员之间的交流;尽量分餐食,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餐厅人多时可选择打包带走。
餐后
付款时尽量选择电子支付等无接触付费方式,减少使用现金结算;就餐结束后,应立刻离开餐厅,减少在餐厅的逗留时间;也建议洗手。
食材的采购和储存
1、要到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正规菜市场、超市等采购食材,其间做好个人防护。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选购时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冷链食品;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等“野味”;不自行宰杀活畜禽,不烹饪来源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
2、不囤积食物。易腐烂的果蔬应现吃现买。为了减少频繁外出,可适量储备耐储存的冷冻肉类制品、根茎类蔬菜等。
3、按照各种食材适宜的保存条件贮存,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4、食材选择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蛋奶兼并,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均衡营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基础疾病。
食材的烹饪
1、家庭烹饪时养成良好卫生操作习惯,处理食物前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食物加工前要认真清洗,清洗时注意防止水花飞溅。烹调加工完毕后及时清洗和消毒台面、厨具。
2、家庭制备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工和盛放生肉、水产品和蔬菜的器具要与熟食分开,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特别是处理畜禽肉类和水产品类食品时更要注意,在冰箱储存时也要分隔存放。
3、家庭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做好的食品尽快食用,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者冷冻存放。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
4、糕点、凉拌菜、熟食卤味等冷食类食品容易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未烧熟煮透、储存不当等原因受到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预防由这些致病性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在做到上述注意事项的同时,还要注意制作冷食应少量多次,尽快食用,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5、注意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家庭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