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自己忙,不仅没有时间陪孩子,而且只要孩子一哭闹就会用很难听的言语打骂孩子,他还只是个孩子呀,父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时间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的脾气愈发暴躁。
“废物”“丢人”“猪脑子”!这是小俊从小听到父母对他说得最多的评价。
如今,他对同学甚至父母都只会恶语相向。儿子不会好好说话,成为40岁的吴女士的心结,而她却不明白,这是自己家庭教育种下的恶果。
15岁的小俊今年刚刚成为高中生,刚开学时,因新同座无意把他的笔碰掉在地上,没有及时捡起来,小俊开口就骂“你这个贱人!”顺势把同学的书本全扔到地上。老师电话通知了家长,小俊在家里指着妈妈的鼻子说:“我这样都是托你的‘福’!”
吴女士一年前发现,儿子常常控制不住情绪,一点事情不如意就发脾气,甚至摔东西。父母无法与他沟通,怀疑孩子可能是精神上有问题,于是带他到多家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医生通过与孩子及父母的交谈观察,确定孩子没有精神疾病。
原来,小俊的父亲做销售工作,常年在外奔波,回到家里见孩子“皮”就烦,对儿子的行为稍有不满,就习惯性地用责骂的方式表达。
其母吴女士每天上班要站近十个小时,回家常常精疲力尽,还要管孩子、照顾年迈公婆,对小俊的教育也是简单粗暴,动不动就说“滚到一边去!”“我养了个白痴!”
夫妻俩在一起也是互相抱怨责骂,甚至摔摔打打。
小俊从小耳濡目染的是这样的场景,变得脾气越来越暴躁,但父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湖北省中医院心理专家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
骂孩子是家长情绪失控、发泄对孩子行为不满的方式,并不是教育孩子。
后天的成长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因素,骂孩子的家长情绪不能控制,孩子潜移默化,情绪也容易失控。
专家告诉吴女士,被不停羞辱、否定、讽刺、挖苦、蔑视的孩子,往往用偏激的方式发泄创伤和屈辱。
身体具有记忆力,负面情绪影响比我们想象的大。
语言具有很强的振波,尤其是当我们愤怒和怨恨时所说的话,带有很强的能量,透过负向的振波,产生的结果往往让人意想不到。
所以,语言是一门学问,自己对他人不仅要温暖柔和一些,教育孩子也要这样,并且自己身体力行地做出榜样,孩子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