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上海很多男人在家里是做家务,做饭的,不过数据显示做家务的比例并未超过上海女性,只是要比其他省份要高出许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番。
我记得前些年有过社会调查,上海超过 60% 的家庭依然由女性主导家务劳动,即从绝对值上说,上海男人并不比女性更善于做饭。这个格局到 2016 年依然没有改变:
其次,必须承认上海男人做饭、操持家务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男性,这个差异在 80 年代 -21 世纪初尤为显著,让其他地区的男性产生了 " 上海小男人会做饭 " 的印象。即这个概念源于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的比例。
为何会有这样一个相对差异呢?因为在很长时间内,上海是中国唯一充分工业化的省级单位,产业门类齐全,技术工种多,提供了许多对体力要求不大的就业选择(纺织女工、仪表装配员)。
所以绝大多数上海女性也有了稳定的工作,能赶上工业时代的平均生产率,赚到工业社会的月薪。
在家庭内部分工上,这意味着上海夫妻任何一方承担家务劳动,潜在的经济损失(加班赚钱)是差不多的,丈夫不再有免于家务劳动的特权,被迫去学习做饭扫地洗衣服。
而在同期的其他地区,即便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也是男人优先获得职位,女人继续从事农副业劳动或是当纯粹的家庭妇女,自然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比男性多。
1949 年,上海约有 200 万女性居民,其中仅 17000 人为工厂女工,而家庭妇女的数量则占 120 万。
但是在随后的 3 年中,走进工厂、学校、医院、政府部门等处工作的女性多了 4 万多人。
到 1958 年,在职女性人数已经达到约 25 万。另外,大约 50 万曾经的家庭主妇也开始参加工厂劳动,如成为针织厂女工等。
其次,女性有稳定的工作,尤其是在结婚前就有了稳定的工作,就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进入婚恋市场,去落实婚姻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
从婚姻的一开始,男性就没有绝对的主导权,女性对于不满意的婚姻也有了离婚的自由,不至于担心离婚后的生计。
所以,男尊女卑的文化在婚姻里找不到物质基础,无论多么根深蒂固,也必然会迅速崩塌。
前不久,上海曾有统计说上海妇女有 60%占据家中的主导地位,上海女性的平均工资在全国仅低于广东肇庆。在被调查的妇女中有 66.6%的人认为 " 男女平等 ",19.4%的人则认为 " 女性更优越 "。
这种比例比全国平均数分别高出 7.6 与 2.14 个百分点。上海妇女对自己的家庭地位高度满意,其满意的程度从国际上比较也仅次于瑞典,高于法、英、美等国。
同期的一则调查表明:上海女子对男子的心理需求处在两难境地之中," 既能主内,又能主外,事业家庭两不误 "。
直到今天,上海女性依然拥有超出全国的独立地位:
在调查中,余玉花等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一方面上海女性物质条件幸福指数不高。
但另一方面,经济独立是上海女性物质条件幸福感的主要来源,经济越独立女性的幸福感越高。
调查显示,上海女性的物质条件幸福指数为 3.21,低于幸福总指数 3.54。上海女性对个人收入满意度低,为 3.05,不满意率达 25.3%。收入影响消费能力,女性个人消费能力得分为 3.07,不满意率高达 26.1%。
家庭物质条件得分为 3.17,不满意率也达到了 20.5%。上海女性当前居住条件的满意度为 3.21;居住条件不满意率(22.5%),好于个人收入(25.3%)与消费能力(26.1%)。
与此同时,经济独立是上海女性物质条件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但经济独立在不同职业与居住区域存在差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私营企业主女性的经济独立性较高,分别是 4.02、3.89 和 3.88;农民(2.85)和家庭主妇(2.91)经济独立性最低(学生除外);管理人员比农民高 1.17,差距悬殊。
上海市 1987-2013 年人才贡献率(以大专为人才划分标准)
当然,男尊女卑的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在工业时代初期还有所增强(大多数新增职位被男性占据),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起码在第一代工业化人口中间会保留很久。
虽然上海家庭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男女平等,但在其他城市的男人眼中已经足够 " 另类 " 了,所以才会产生上海男人 " 怕老婆 "、" 喜欢做家务 " 的印象——这正是鲁迅为之呐喊、为之战斗的新社会文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