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成都网友拍摄到大量鸟撞向路边大树的视频,看到有评论将这种现象和一些不好的自然灾害联系到一起,认为这可能是某种预兆。不过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的话,事情真相并非如此。
鸟撞树并没有什么特殊预兆。专家称,密密麻麻的鸟儿集中“撞树”,可能是树上有果实,吸引了大量丝光椋鸟和灰椋鸟来觅食,也可能是天快黑了,鸟儿晚上也要睡觉休息,所以才会有大规模的麻雀飞向他们的夜栖树。
“飞鸟撞树”的现象并不罕见,鸟儿不是真的撞树,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存在任何关联。
有些朋友会把动物的异常表现和地震的前兆联系在一起。其实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所谓异常现象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地球上发生,像动物生活习性和行为改变,有的惊惶不安,狂奔乱跳,有的神情呆滞,不饮不食;井、泉、河、湖等水体出现异乎寻常的变化,大起大落,翻花冒泡,升温发浑,变色变味;地下深处传来闷雷似的隆隆巨响;天气反常等等,与之相比,大地震的数量却是少之又少。
有资料显示,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共出现了44起宏观异常现象、1983山东菏泽5.9级地震前出现了157起宏观异常现象,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前甚至统计了两千多起异常现象。
这些宏观异常现象中,流传最广、最直观的是动物异常现象。这是因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一些特别敏锐的感觉器官,因此它们可以敏锐地感觉到震前从地壳深部传来的一些物理的或化学的细微变化,从而表现出一些“异乎寻常”的行为。
但时,也有很多地震在震前并未发生过异常现象。据统计,我国大陆1966至2002年间,共计发生5级以上地震1576次。其中被《中国震例》辑录的有异常的震例共202次,仅占全部地震的12.82%,而这202次有异常的震例中,有宏观异常介绍的地震仅仅75例。
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一场大地震发生前都会出现异常现象。更何况,在现代地震科学中,我们使用的地震监测仪、前兆监测设备能够比动物更敏锐地捕捉到震动和物理化学的变化。早在动物采取行动前,这些参数的数据变化、前震的记录就已经显示在地震学家的电脑上了,目前我们仍未能解决地震预报的难题,自然更无法使用捉摸不定、难以定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