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购买羽绒服的时候,到底该选择鸭绒还是鹅绒呢?今天就来跟各位介绍下,羽绒服的保暖原理以及羽绒到底是什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众所周知,热量的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热传导就是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气体的导热性能最低,因此相对而言,空气可以隔热,能够阻止热量的流失。冬天环境温度较低,由于空气会对流,紧贴身体的那层空气接受了身体的热量,密度变轻上升,空出的位置会被旁边的冷空气及时补充,所以我们会感到寒冷难耐。
而羽绒因其具有特殊的球状纤维结构,每一根绒丝都是由许多鳞片叠加而成,每个鳞片又都是中空的,在这些微小的孔隙中,可以固定大量的静止空气。这样,当一阵寒风吹过的时候,不至于热对流把热量全部夺走。
鸟类的羽毛分为很多种,我们熟悉的是像正羽、飞羽这样的大羽毛。而羽绒服用的是藏在这些大羽毛下的绒羽,长得像蒲公英,一簇簇、蓬松柔软。
羽毛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绒羽的角蛋白纤维交错在一起,能够把空气困在其中。空气本身不易传导温度,对流又受到阻碍,这样就能避免身体产的热量流失出去。而且角蛋白富有弹性,即使被挤压也能快速回弹,保持蓬松。
鸟类刚出生时全身披的都是软蓬的绒羽。随着鸟儿羽翼丰满,绒羽逐渐替换成典型羽毛,不同的组成结构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鸭、鹅等游禽,以及生活在寒冷地带的鸟类在身下保留了更多的绒羽。对于游禽来说,绒羽困住空气除了保暖,还有增加浮力的作用。而鸡等陆禽绒羽相对少,结构也不同。
绒羽是从一根细短的柄(绒核)上放射出许多羽枝,羽枝又分出羽小枝,羽小枝上分布着一个个节点。正是这样树杈般的枝枝节节让绒丝能彼此钩连,同时保持一定空隙。
鹅绒比鸭绒绒朵更大,通常保暖性更好。但在购买羽绒服时,需要注意羽绒的含量,鸭绒含量高的话保暖效果也很好。反之,鹅绒含量低,保暖效果也会打折扣。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鸡的羽毛会发现,虽然鸡也有绒毛,但是鸡的羽毛大多紧密且分叉较少,大部分都是粗壮的二层分支,也就是羽很多,但绒很少。国际羽绒羽毛局对“羽绒”的定义是,附着在水禽羽毛下、一层轻柔蓬松的朵状物。鸡属于陆禽,不习水性,身上就算有一些细小的绒毛,也没什么用。反观鸭、鹅就不一样了,它们的羽毛层层分叉,且细致紧密,体型又比鸡大,单体的绒含量要高于鸡,所以羽绒服多选择鸭类、鹅类的羽绒进行加工。而且鸡绒羽的柄比鸭绒、鹅绒更突出,如果用作羽绒服填充物,还可能戳伤布料。
其次,我们知道鸡如果掉进了水里,立马就会变成“落汤鸡”。这是因为鸡毛的表层外缺乏一层油脂,这层油脂可以让羽毛隔绝水,鹅类、鸭类的羽毛上有这层油脂,所以可以在水上进行游走,且不会因为羽毛吸水而沉入水中。这层油脂的存在也方便了人们将其进行加工处理。当工厂将鹅类、鸭类的羽绒集中收集后,需要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后就可以去除掉绝大多数的杂质,但鸡类的羽绒由于没有油脂层的保护,里面则混杂了各类杂质,这些杂质都紧紧吸附在羽绒之上,这导致了清洗加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加工鸡绒并不划算。
不过市面上确实有用粉碎鸡毛来冒充鸭绒、鹅绒的情况,这些细碎的羽丝困住空气的能力没有朵状的完整绒羽强,还容易钻出羽绒服。虽然鸡毛不适合做羽绒服,但在其他领域还是大有用途,比如制成有机肥、鸡毛掸子。(把科学带回家、中国科普博览)